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一例一休增加了薪資,降低工時有限。

台灣有工時偏高的既存事實應無疑問,
但這要分三個層面來看
自願性加班,被迫加班,沒有給薪違法的加班
理論上,不應有被迫加班的人
因為一個人可以換工作,
為了簡化討論我們假設他有足夠的能力跳槽
所以這問題重點不在表面上的加班,
而在有沒有足夠多的其他選擇讓勞工選擇。
無奈的是台灣多數的企業一個樣
而這結構是個更難解決或更嚴重的問題。
而一例一休對沒給薪的加班
不論是每天偷個一個半小時
或做的更明顯的,都是沒效果的
因為他本來就違法,或是一種現行結構下的習慣。
這可能是為什麼吹哨者法案併進通過的原因。
既然對工時沒什麼效果
所以一例一休的主要效果是其實是透過加班費,增加薪資。
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民進黨有意期待的主要效果
因為理論上,要增加薪資應當真刀真槍的來
讓社會公評。
然而,當我們發現一例一休就已經在資方引起這麼大反彈
很容易想像若大幅度提高基本工資他們會多激烈反彈。
所以這種角度來看,一例一休似乎是一種現階段可行增加薪資的一種變象手段。
但缺點在於難以讓社會公評
自然無從表達合適的讚成或反對。
而兩者很難擺在同一基礎上做為比較。
我雖然比較擅長經濟分析,
也認為應當提升薪資,
但我覺得用這樣間接的手段不好
主要這潛藏著一種思想
只要為人民好,欺騙是可以接受的!
而獨裁者是不是可以想我是為人民好,可以代人民決定,
所以若要提升薪資,其實我更傾向直接的手段。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談菜籃族為什麼在股市很久卻不會進步!

學習的重點在反饋
而股市的結構造成反饋是看賺跟賠
也就是股價漲跌
於是容易造成同樣的方式
在不同的時期績效不同。
缺點就在於股價的方向變動很快
卻要以他為依歸。
或者是不同方式卻造成一樣結果
最後的結果就是無法學習
"數十年如一日",永遠沒法變強。
所以我們要選取的,
就必需要是與報酬正相關,但變化度又沒那麼大的業績為依歸。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升級內需才是外銷的活路

我認為應該重力發展內需,
這樣想並不是覺得外銷不重要,
而是認為不應一直跟著以前的政策慣性走,
而是去看在現在這時候,怎樣最合適台灣。
台灣這時代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大家也不是過得多不好
所以上一代的人才有草莓族這種貶詞出現
但苦不苦是相對的
大家都窮的時候其實也沒那麼難過
我認為是停滯,停滯才是問題。
停滯了,大家也就不再有任何的夢想
殭屍經濟,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根源出在哪裡
最常被講的問題在停滯的薪資
而停滯的薪資,根源之一在這些製造業上,
尤其是外銷主力的電子業身上。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台積電不能再做台灣的經濟火車頭--談成長與分配。

一般會將成長與分配這個視為兩種不同的概念,
但是其實成長也能帶動重分配的形成。
因此解決許多問題。
當有成長的時候
社會比較有新的機會出現
自然就造成新的富人帶動
而新富人周遭的也是一個新的財富效應。
我們上一代所處的就是這樣的時代
另外就產業的增長也有許多好處
例如中國的手機由小到大
自然而然的帶給一些新的機會給打進供應鏈。
所以成長可以說是經濟的頭一件重要大事。
所以我們邏輯上可以說台積電的成長應該是台灣經濟排前頭的重要目標,
但成長也不是相同
對台灣的經濟來說,目前台積電的增長
對經濟的帶動不如以往,相當有限。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台灣創造夢想的方式。

若從這整個台灣演進的過程中來看
或許增加最低所得,讓大家獲取更多並不是解藥
我們的重點在於安於現狀,
貧窮不貧窮不是重點
有沒有打拼的機會和方向
換種講法,
貧富不均不是重點,
階級也不是重點(只有原始人才沒階級)
階級間是否流動才是重點,
過去,教改以為人人唸大學就可以使階級流動
卻忽略了時代的改變。
結果解藥又回到了經濟成長
而且是新的產業,新的產品,新的階級。
我們很愛創新,但以企業為例
我們很少看到老企業創新成功
主因它的一切結構是以舊目的設計
誘因也以舊目標為依歸。
打掉重練是最有效的辦法
但痛苦幾乎也是最大。
理論上,應該也有別的國家遇到這問題過。
他們的方法是什麼?
或許美國是最值得做為借鏡的
他從鐵路到汽車到電腦到網路全部都是世界的龍頭
而這中間最重要的是從汽車的龍頭到電腦的龍頭
這當中有一些必然與偶然因素
但世界大戰絕對是其中必然因素之一。
電腦的從無到有,戰爭的需求與燒錢絕對是前期要素
另外像是電腦的電晶體裡面的關鍵技術絕大多數也是軍方轉移,
所以某個程度可以講
電腦產業是美國政府補助,加上某些要素所形成的
這方法不只台灣,每個國家都難以複製
第二個,這當中也存在了許多偶然性
譬如說電腦發明之時,很難有人會想像到如同智慧手機在我們當下的作用。

所以其實若在這種偶然性存在下
真的很難譬如說我們課重稅,來從無到有生一個產業出來。
太多時候是時機選擇我們不是我們選擇時機
這樣做,通常是根基於現在的事實
但隨著演進就會有所改變而失效
正如過去上大學是成為白領,跳脫低薪的台階
但現在不是,
當然認為現在的事實會衍伸到將來,是一種錯誤
但這個錯誤從古至今也常常在被犯
你只能避免,而不能期待不會發生。
那該怎麼做
政府的角色應該如何,
所以政策反而是宜慢不移快
是應該去幫助一個已經呈現好的趨勢
砸錢砸人,而不是憑空選擇一個趨勢。
生技就是一個例子,
台灣並沒有特別適合的背景,
我們化工不強,相關科系也沒比較厲害
當時也沒特別已經有所成的公司
目前檯面上領導的公司例如中裕
他的藥也是授權來的,靠何大一的人脈還多些
說白的也只是把台灣的錢砸出去,看不到對台灣的一些次產業
有什麼提升效果,
這不是政府應該做的方向。
舉一些例子,
若政府發現85度c,與六角的飲料
在美國特別紅,
這或許可以下苦心研究,
而給國內的一些有實力飲食公司
但還沒有資本到國外去的,一些幫助
另外,若政府觀察到花園夜市在台灣還滿成功的
可以更多的將台灣的公有地
以優惠的價格,促進這種夜市攤販的聚集,與升級
看到最熱門的網路相關產業
過去被併購的是哪一些
是蕃薯藤,是whoscall,是地圖日記是kkbox
若是又跑出一個明日之星
他們在初期需要的幫助是什麼,
譬如資金的需求,不是不用還而是期限更長,讓他們可以燒更久?
甚至政府的創投積極介入
台灣是有國發基金創投,但我也沒看到有啥是他們資助的
這都是可以做的方向
然而不是憑空的幫台灣決定一個未來的方向
這樣不僅危險,而且沒效益,
這樣子的以新興的事業帶動
應該還是創造一個新階級的比較好的方式。
說起來也不是新招,但若真能做到應該還是有用。

台灣上一代的城鄉差距,與隨之而來的震撼教育

最近看到一張照片,感觸很深!
圖片來源:牽猴子
首先,第一個想法是這才是文青。
現在這個詞被濫用了,我前陣子居然還看到文青便當,那是什麼鬼,
文青不應該指的是穿著,指的是出入的地點
應當還指這種內在的巨大才華,還有外顯的一種叛逆氣質。
有趣的是除了楊德昌以外,這邊沒有一個台北人
就是所謂的“鄉下人”
所以除了小時候處在相對貧困的環境以外
來到台北之後,也遭受巨大震撼
什麼東西都是新奇的,什麼東西都是先進的
這跟我們現在的出國,沒什麼兩樣,
但當時的鄉下到台北,成本是低的,路程是更方便的
於是他們等於每個人都帶著鄉下的堅毅與樸質
來到台北這個等於國外的地方接受試煉,
漸漸的,隨著時間演進
我們的城鄉之間差距減小了
而也隨著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所得停滯
也隨著國內的教育到達一定水準
我們不再這麼嚮往國外
也不再能拿台北當國外。
所以我的上一代,除了在經濟的期間,處於一個幸運的黃金年代以外
他們所處的城鄉差距
尤其台北與其他地區的差異
剛好成為一個巨大的教育場
在他們的身心剛好足夠接受的年齡
讓每個人都有媲美出過國的眼界
也培養到很大的野心跟理想
連台北都到了,我還有什麼不能做的呢?
所以我們這個年代越來越縮,越來越縮
不敢作夢,不敢實行,什麼都不敢
而那個年代,從鄉下來的
或許說的沒這麼多
但默默的做,越做越大,他們沒有極限
這很大部份或許真的可以歸因於那巨大的城鄉差距
硬生生地將那一代青年培養成眼界大的,心大的
卻又沒有城市的那種虛浮。
這真的是一個台灣的黃金年代
也是台灣的真正文青盛產的年代。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論IPHONE與智慧型手機的過度集中,原因影響及後續

目前整體智慧型手機利潤當中
apple佔了91%,這其實是很罕見的狀況。
2005年,諾基亞利潤為46.4億歐元( 5.9b dollar)
摩托羅拉大概45億美金
三星2480b 韓寰 2.5b us
sony ericsson 3.5億歐元
LG 大蓋7億美金 
在這些廠商中總利潤nokia佔42%,銷量佔全世界33%
其他的品牌銷量大概佔20%
或許nokia的利潤也就35~36%
這與現在的蘋果佔到9成以上
幾乎不可同日而語。
實際上,在過去,我懷疑是不是曾經有消費產品達到這個高的利潤比率,而且維持不只一年兩年。


而這利潤率主要不是靠數量的比率得來
即使iphone如此熱銷也大概2億支,佔世界智慧手機15億支大概就20出頭百分比。
主要的是apple的營業利益率高達28%,而其餘大部分的競爭廠商都是虧損的
若產業是平均的結構,譬如營業利益率5%
那麼就會有五家營業利益率5%,營收與apple相等的公司
這樣的狀況,會是我們過往比較常見到的狀態。

我們再看看例如運動用品產業的集中度
因為會季年度結束時間不同,所以有些差異,但不對我們的目的產生影響
nike 2016年度淨利37.6億美金
adidas 6.7億歐元=7.4億美金
sketchers 3億美金
UA 2.3億美金
安踏20.4億人民幣=3.1億美金
以這幾家來看大約nike總獲利的70%
但還有許多的小廠商
所以或許整個產業,nike獲利的佔比或許是6成吧。
當然,相對於過去普通手機的時代,還要更加集中
而這也顯示球鞋比普通手機更像是一種炫耀財。
還必須注意nike的財報並非單一品牌
還包含converse等等接近10%的利潤
而apple卻是單一品牌
甚至品項也沒有太多,
所以單一品牌,幾個品項在全球範圍有這麼大的產業利潤集中度,
這是一個很反常的現象
所以也帶來一些極端的後果。

先從幾個問題出發來分析
首先,與蘋果的價格相當時,會買它牌嗎?
答案幾乎是很肯定的不會,
首先,比較表面的原因,iphone就比較拿的出手。
拍照時,拿出來用時,都有一點隱隱地炫耀感,
而拿它牌,反而有隱隱的不太好意思的感覺。
第二,比較深層的,在可靠度方面,蘋果其實一直佔優。
而當智慧型手機越來越像時,可靠度反而是個品牌的一大分野,
所以即使不含品牌印象,甚至外觀的純理性抉擇
或許消費者仍是選擇蘋果,而這也連帶的增加它的品牌優勢。
第三個,智慧型手機對於消費者的意義是什麼
跟他的前身產品pc與一般手機比起來
智慧型手機更嵌合在現代人的生活之中
所以他有必需品的味道,而且是每個人的必需品。
這意味著就是一定要買的意思
所以在他的消費序列當中
其實在滿足了房租,基本衣物,衛生紙等基本日用品之後
就是買手機,
房租,跟日用品,是比較不會像別人展示的
所以他可能會排擠這邊的支出,來選擇更可炫耀的手機。
當然衣服,還有包包也可以買很貴的
這也是我們在過往就看到一些人的選擇
但我們卻在手機市場看到以往不會這樣選擇精品的人也選擇蘋果
我其實沒有很好的答案
目前唯一的答案是:便宜!
這確實是令人意外的答案,但是想像消費者會突然感變自己的偏好更為意外
唯一的可能,是長久以來的基本原則
:這個東西帶來價值的比他花費的高。
即使是一個過去不這麼在乎名牌的人來看
智慧型手機可以帶來過去電視加電腦加cd player加手機的功能
其實他能夠接受的成本遠比現在的定價來得高
這樣說好了,我們看到在中國也有這麼高的銷售量
這些人多數月薪可能只有1.5萬台幣,也就是說iphone相當於兩倍月薪。
這放在美國人的身上,相當於一台iphone可能要10萬台幣以上
這個現象只能彰顯一件事,價格對於iphone的購買意願影響非常小,
這是一種標準的奢侈品現象。
而這現象卻是跨族群的在發生
而非像過去發生在富人,或對精品敏感度高的人身上
但同樣的狀況,為何落到了通話費上,就行不通。
我們就假設上網的費用也像手機這麼貴好了
人們就常會因為另一個手機公司的兩三年通話費省了7,8000,而選擇跳槽
所以iphone的現象,說到底還是一個精品的現象
手機的上網服務不是精品,所以我們在意那7,8000的價差
iphone是相對便宜的精品,我們觀察一個普通的名牌包包大概價格3萬算是他的基本下限,10萬元是大宗價格
所以iphone若有達到一樣的炫耀效果,
其實消費者根本是無償去買一支頂級配備手機
跟一個毫無炫耀效果的1.5萬手機他牌比起來,
選iphone是一個合理選擇而非一時的衝動。
iphone其實是太便宜,而不是太貴。

那怎麼說那些不買名牌包的人或說男人的狀況
男人只是比較不在意包包,不在意外表或衣服
不代表他不想炫耀,或者是他不想像富人一樣
否則怎麼解釋改車,限量球鞋等等東西
而手機本身就有基本的成本
當我們加進5萬塊的炫耀價值
就是3萬塊買一個值6.5萬東西的概念

若以上所說是iphone的現行狀況
我更關心的,會是以後會是怎麼樣演進。
不外乎兩者
iphone繼續維持它的“奢侈品”狀態,
第二個iphone消失他的奢侈品狀態。
首先要知道iphone怎麼變成“奢侈品”狀態
“奢侈品”狀態首先量不能太大,
不能每個人都有,
其實有趣的是,以整體智慧手機的量來說
他佔有兩成的銷售量,比例來說不算太高。
但對比於一年銷售3,4000萬個的lv銷量,他還是算很高,
但因為手機的受眾比較大包含了男性族群,
跟一些只有輕度炫耀傾向的人,
市面上又無其他奢侈品手機可選擇
5倍於lv的量或許也不能說太大。

第二個,蘋果故意維持這麼低的價格,
除了也有銷售到中國,印度,這種低收入國家的銷量的考量外
另一個也阻絕了其他的競爭者成為奢侈品。
蘋果掌握了利潤的大頭,
也就掌握了最大的產能
最好最新的零組件
在外型與規格上就維持在最高級。
蘋果維持他的精品形象,
同時以低價阻止其他廠商也建立這樣的形象,
蘋果的app store收入也可對他這樣的策略進行補貼。

曾經最接近於成為奢侈品目標的是三星
源自於他是蘋果晶片的代工者
及多數零組件供應者,有成本優勢
還有完全的烤貝策略及強大的銷售團隊
他是成功了一半
但後來官司敗訴,設計改款
以及蘋果開始對他有了較多的提防。漸行漸遠
而HTC的例子證明創新無法對蘋果產生打擊
主要蘋果精品的地位是建立在智慧手機的初期
後期的創新不夠大到對格局產生影響
以及價格上因為人家不認為你是精品
只好往下折無法用上較好的零件

近期華為則是採用跟徠卡合作
借勢想塑造精品形象
說明他們有發現這現象存在,
但是觀察目前仍無法有效的將價格提升
離精品形象還有距離,意思其實與htc的創新相同。
我們可以看看是越來越精品,還是越來越不精品,
價錢是個重要指標
我們看到本來價錢維持著
而iphone 4s 16g大幅下降
或許有32g推升的考量
但實際是將平均價格推降
2012年是從710降到686
但從單純這一點來說不像是精品
但是我們要注意到的是價差拉大14年底到400美金
但是這種價差部份,我們可能要非常小心應用
用android整體對比,好像不太相當
畢竟那包含太多不同的需求
應該用關鍵競爭者如華為與三星的單價
且定位在最高階的產品對比
另一個便捷的方式,在於以自己的價格與自己相比
12年有一次單價下降,之後平穩
而大i的phone的出現,
似乎讓狀況難以推估
畢竟我們很難想像大的lv包不比小的貴
而若以16g規格來講6比5s便宜,畢竟營幕比較大
所以iphone被消費者定位成具炫耀功能的奢侈品
但地位可能在消失當中。
雖然速度非常的慢。


另外若是問題跟障礙是出現在價格上
意謂著這個問題不是不可能克服的,
看看華為跟三星
他們在非手機領域都有很大的獲利
支持他們甚至長期的忍受手機確立精品形象前的虧損,
而這邊討論的並不是一兩年
而可能是長達五年的事情
所以若有手機公司願意承擔這種風險與虧損
就可能可以成為第二個精品
而華為沒有上市要做到這點是比較有優勢的。








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FED當前的處境:升息的目的以及作用

升息的作用一般認為是會讓經濟減速
那為什麼還要升息呢?
最主要的目的還是降低通膨,
而現在明顯不是處於這樣的環境下。
第二個目的經濟增速過快,像以前的中國
升息,或調升存款準備率都是遏止經濟增速過快
而現在勉強高過1%的gdp增長實在是跟增長過快扯不上邊。
第三個,是一種有最適利率的假設
比如現在整體面對的利率這麼的低
可能就不是一個FED樂見的一種水準
低於這個水準,整個社會就會傾向借貸過多
我們看到14,15,16年的consumer credit的增速是有比較快
分別是7%,6.7%,6.2%
但這增速沒有一直上升,超過平均水準的5%也沒到太大
大約持平於07年處於相對較高的水準
但重點來了目前的不論gdp增速,與物價上漲的水準都不快
那麼又為何要控制這樣借貸的增速
這就回到了最後也最主要的原因
增加反抗經濟週期的工具
經濟不是一個死體,本身有自己的波動
當本身利率低,借貸增速快的時候
意思可以理解經濟以超越他“原本應該有的速度前進”
當消費者的借貸意願
因為某種原因下滑的時候,因為經濟已經以比原本快的速度前進
而利率已經超低時,那麼升息變成有必要性。
這當中的考量比較不是因為現實的經濟增速過高
而是在於說當來了一個負面衝擊得時候要怎麼應付
而現在雖然不是一個太好的時機
但未來可能是更差的時機,與其被動升息不如主動升息。
所以只要經濟還可以就可能會升息,其實不一定要很好。
不過考量到這6,7月,消費者credit的增額都在200億以下
增速這兩個月也比前幾個月的6.5%降到6.1%
與2015年升息前的狀況也不太一樣
8月的零售也不太好,似乎沒有消費者借貸“過熱”的現象,
而能夠等等再升息。
另外再考慮到目前熱錢追逐債市的資金的狀況
美國若升息,基本上就會將美金趕出美國
而造成美元的貶值
而今年以來看美國的公債買賣狀況也是淨流出
不像是去年幾乎是均衡的狀況
而這似乎是美國想要的狀況,
我們再來看美國得gdp
上半年與2015年
就2015年出口大概搭低1%,主要消費在撐
今年以來出口大概持平,消費也可以,但是投資比較差一點
若美金升值,對於出口會有拉抬作用嗎
2015年美金比2014年強的很多,出口也差不多差
所以美金跟美國出口的相關度不強。
所以美國對於美元匯率應當處於一種比較均衡的看法
不想要太多的波動。
同樣的也可以看到調節的心態在裡面
而以這心態來說,其實只要不落入衰退都可以升息
但以細部的零售與消費借貸
與美國國債的交易狀況來看
目前的運行狀況與升息的預期效果一致
暫時不是升息比較完美的時機。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日本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是害經濟而非救經濟。

我的標題更想用確定的形式
但為了精確一點我還是加了可能。
我並不是說日本經濟會崩盤
我是說寬鬆的貨幣政策,
使得日本的經濟處於一個非常不穩固的狀態上
只要任何一點點的衝擊一來,日本的經濟就會崩盤。
我們對於寬鬆貨幣政策,降低利率,進而可以救經濟的這個信念
最主要來自於一種經驗法則
在過去的經濟衰退中,帶來了還不錯的成效
(我們這邊先不管較為長線或許這樣的政策帶來的困擾。)
然而現在的環境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負利率
而我們依然相信這個因果關係的存在,這本身就不合邏輯。
雖然經過“理性”的推敲可以推測一個過程
例如利率降低,投資增加之類的
表面上看來沒問題,但這等於是將一個在大腦中模擬的世界
放到真實情況當中,這一點恰恰好並不科學。
也就是日本央行相信的這件事
不見得會發生,而他相信的基礎是很薄弱的。
當然就經濟學家喜歡的數學式當中,負利率歷史是存在過的
也就是利率減去通膨率的“實質利率”是負的。
但恰巧就是這個數學式的“實質”利率,不存在現實當中。
所有經濟的參與者,面對的是真正的名目利率
他們只感覺利息很低很低,
對他們來說通膨也很低甚至是負值這件事,
心靈慰藉的程度遠大於實質。
於是我們看見日本的銀行到國外去買利率高一點點的債券
因為日本的國民,仍然有儲蓄的需求。
這沒什麼問題,但是這些銀行多數沒避險就有問題了
因為例如美國國債,利率也不到2%
因為避險成本相當高的時候,避險後根本沒什麼利潤可言
也就是日本的負利率,將日本的國民處於一個很高的匯率風險
一旦日幣貶值,而且不用大幅貶值
貶值2%,輕易的讓日本的儲蓄人變為虧損
收入減少了,自然影響消費者支出
另外銀行的收入減少了,也使原本應當增加的銀根,變為緊縮
因為要挖東牆補西牆,或許提高一點手續費。
這是我提的第一個超寬鬆政策所承擔的後果----匯率風險。
或許有人會說匯率的風險,每個國家都有
然而日本是讓他匯率的風險變得超級大
因為只要匯率貶值一點點,國民的儲蓄就會血本無歸
而任何的市場要有這麼一點點波動,都相當相當容易
而日本的超寬鬆政策,剛好使得它比一般狀況更加容易一些。

第二個風險則是外國的債券風險
我相信銀行不可能只投資美國公債,畢竟利率也不高
應當也有一些投資在較高利率的債券
而一般來說就是較高的風險
例如投資在法國,西班牙,日本就較高暴露在這些國家的經濟風險下,而這是有連帶效果
一旦這些國家的債券下滑,效果與剛剛提的匯率下滑一樣
而也不用所有的債券都出事
只要pool裡面的一個債券出事,
連帶的銀行的所有投資都會被重新嚴格檢視
銀行淨值下滑,又是一個縮銀根的效果。

第三個風險,更為嚴重。
會使得日本央行無法退場
而且使得日本經濟落入萬劫不復的長期衰退。
或許是美國的量化寬鬆退場成功
讓日本央行對於成功退場也充滿信心。
但若日本央行持續購債
最後幾乎會沒債可買
這時候只有左手發債,右手買債一招
而日本的負債佔gdp已經到230%,
過去在利率1%的時候利息約當是一半的歲入
若日本負債佔gdp逼近400%
那麼日本的利率一樣在1%的時候,利息將會吃掉全部的歲入
因此連日本政府都會怕通貨膨脹發生
因為利率上升一點點會把政府直接搞垮
這是一個負利率實施到最後的最差前景
負利率不見得會使日本崩盤
但是將日本推到一個懸崖的邊緣。
或許這會是比較遠的將來
但預期這件事厲害的地方是
只要市場開始擔心,這件事就會提前反應
而一旦開始左收發債,右手買債
市場的擔憂就會開始了。

結論來說我認為日本央行是陷入了一個錯覺
他們認為自己可以預測,控制所有的後續過程。
但實際上這樣的信念是沒有任何根基的
看看日幣升值這件事,就是其中一個證據
他們不能預測市場與所有參與者形成的複雜系統。
當然所有央行都傾向有這種錯覺
然而日本直接進行負利率的超寬鬆政策
則是在這種錯誤信念下進行大動作
當然我不否定他們最後成功的可能性
也就是通膨上升,日本經濟回溫。
但我的意思是表達失敗的可能性可能更大
而且一旦日本的超寬鬆維持更久
就越不可能退場,經濟也越不可能復甦
日本央行是自己在國家的經濟成長率設下天花板。
日本央行是矇著眼睛用盡全力射標槍,
而我剛剛提到幾個體系崩潰的例子
只是我能想到的幾個風險而已。
在市場上有其他的未知風險,不會意外。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快樂的追尋

常常發現過去的自己與現在的我思維不同
所以可以由此推論,過去的快樂與現在的快樂判斷標準有所不同
所以追求現在的快樂說不定是造成之後回憶時的痛苦。
所以在追求幸福快樂的時候,似乎應該以較為有持續力的為主


也就是說經驗重於體驗,回憶重於當下。
這似乎與一般常說的活在當下有衝突
然而其實兩者互相獨立,
所謂活在當下並非不顧一切地追求當下的快樂
而是徹底,認真的把握這一個隨時流逝的片刻
所以每一個當下要認真的活
但並非每一個當下都要追尋最舒適,或最滿足的感覺。

2015年1~9月出口衰退的原因以及之後可能的變化

在今年的1~9月
明顯的我們會觀察到的是進出口的下降
這是一個趨勢,也是一個學說
現在到一個關鍵期,正是這個學說的考驗,也是他能否持續的關鍵
首先不進則退
如果他不繼續演化,他就很難繼續下去
出口的下降,要以國內市場的影響作為結束
我們沒有看到這樣的消費衰退,至少在臺灣是這樣,中國也是如此。
第二個,當初推動出口下降的動力
美元的去槓桿,以及導致及互相影響的石油去槓桿
目前看兩者皆告一段落,
除非美國升息不然很難繼續下去。
也就是“目前”我們沒看到他也就是出口惡化繼續演化的根據
所以在這個考驗期,他很可能會走不下去
因而產生反方向的力量,
直到下次美元再上升,去槓桿為止。
或者甚至是即使在這種狀況下,開始侵蝕到整體所謂進口國家經濟增長的東西。






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

手機代工大環境與華冠

以大環境來講,
手機委外從以前到現在的兩大主力就是moto,sony
moto幾經易手,
sony也在逐年的衰退當中
華冠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增加新的客戶
而唯一的新增量出現在中國品牌
而組裝業門檻低
中國的業務關係就在中國解決
華冠可以說陷入了困境,或者說死境。
華碩的zenfone可以說近年唯一的非中國品牌手機成功的。
但華碩在先前的晶片是用intel的
這造成幾乎毫無intel晶片經驗的華冠難以跨入
然而當華碩量大了之後
也想要分散供應商,降低成本
於是開始使用mtk以及高通的晶片
華冠才有機會打入
而華冠2015年在印尼設的廠,
是打入zenfone供應鏈關鍵的籌碼。
這讓華冠終於跨出之前陷入的境地
而保有一線生機,
而有了生機,以後才有轉機的機會。
而我們看到華冠的巴西廠,過去幾年也表現得很好

所以華冠之後的重點,可能會落在這些非中國的廠區身上。

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從群光看致伸的競爭力。

最近在研究致伸
每每的,我都容易聯想到群光
都有做電腦週邊
在良率跟成本的控制上也都很在行。
但是在投資致伸之前,我猶豫了。
整體來說就是他常常毛利率都是下降的。(雖然整體來說有升有降)
相對來說群光的毛利率比較穩定
有下降的時候,通常相對幅度沒致伸那麼大。(這跟致伸毛利率比較低有關)
所以什麼是當中的區別,那個關鍵點在哪裡?
我認為是出在行業中的排序
以同樣的鏡頭模組來看,
群光主要做的nb鏡頭,我相信較為成熟
難度也比較低,
但從各式資料中推測,我認為毛利率不比致伸差
差別差在群光做到了nb cam模組的最大。
同一個模組,組成成分大同小異,誰能最大,誰就有更大的降低成本空間。
但致伸的手機相機模組營收大約只有舜宇光學的一半
所以同樣的組件,理論上舜宇光學就有機會比致伸便宜點
而客戶才不管你大小
基本上他要求的是同一個價格
所以龍頭的成本會對非龍頭的廠商產生壓力,
所以雖然致伸我認為硬實力與群光不相上下
但本身在前期的策略,機遇,或者純然的運氣上
導致致伸在產業上的排序不如群光
所以若致伸要走到像群光一樣的地位,
從相機模組營收的差距來看,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墨西哥金融危機?(一)

上週墨西哥peso漲幅高達3.8%
主要是因為墨西哥央行升息的關係
短暫的來看看得出墨西哥初期是跟著美國政策
但這個第二步可能就來自於墨西哥政府自己的自以為是
可能是會帶來風險的行為
值得再進一步探討
一個可能就是墨西哥央行預期可能美國持續升息
而認為利差的負面影響沒有這麼大(美是墨西哥最大的貿易夥伴)
第二個墨西哥的peso
從4q14的1美金兌13peso,一路貶值到18
如果墨西哥的外匯存底夠大
他可以賣美金買peso
實際上,墨西哥也是有一些外匯存底
但外匯存底的削減太快有時候也自己產生一些危機。
所以墨西哥採用了升息的方式
這樣的做法重點是要阻止交易peso的放空賣單
但升息是一個雙面刃
還會增加國內的利息成本
而當peso確實升值的時候,也會降低以美金計價的出口收入,
讓墨西哥的經濟更雪上加霜。
應該是這樣說,用升息來讓貨幣升值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但是若是在經濟狀況不好或有風險的時候升息就慘了
就像美國在2006年做的
當時的利率從4.3%上升到超過5%
但房市已經開始減速了
因此整體股市藉由房貸傳導在2008年炸裂
其實墨西哥gdp也不算太差,2015如同過往幾年在0~1%中間
但我覺得也許是2016年初的通膨從2.1%上升到2.6%給予了墨西哥太多信心
當然相對於美國的1%的cpi還算高
但墨西哥在2014年還有超過4%的通膨
物價的下跌速度相當快,
這個時候人為升息干擾這個高風險的複雜系統
我覺得有可能有些嚴重的結果,
但這週就先到這裡,

下週再來持續追蹤。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如何選擇投資的視角?

這一章是寫在我上一篇:“飛機模擬駕駛可否用到投資的訓練!?”之後。

核心的重點在於怎麼樣選擇視角的問題,
讀跟大家一樣的新聞,雜誌,隨著潮流而追逐,最後一定就是跟大家ㄧ樣的視角,
最後思維也就跳脫不出這個範圍。
舉例來說,自駕車在這幾年是個大家關注的對象,而所謂的獨立判斷,頂多也是大家說這東西會流行的時候,你說不會,
但永遠不可能你說下次會流行的東西是鋼鐵裝。(同樣,這也被電影影響)
視角會決定思維,
而思維跟大家一模一樣,不太可能獲利。
那要決定何者作為一個投資者的養分
要看些什麼東西呢?
我有聽過的一種說法a
來自於黑天鵝的作者Taleb,
他說他只看古老的經典
例如他引述許多次的斯多葛學派的著作
核心思想是時間是對一切最好的試金石
能經歷時間留下來的有很大的機率是好東西。
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建議,
也能確保自己的思考不會隨波逐流
但這與我這邊的選擇視角要求的其實不太相同
應該說閱讀經典比較是形成自己的一種核心思想
但視角應該說是取得一種前瞻性的交易或投資的契機
兩者著重的不同。
在對這個問題做一些思考之前
我想先說與別人相同的部分
投資難免要看到與別人一樣的東西
財報是一個,政策是另一個
除此之外呢?
用刪去法來說新聞不可行,雜誌不可行
知名的部落格也不可行
我認為一個搜集一堆不知名但言之有物的投資相關部落格
是還不錯的方式。
而這邊Taleb又提出了不錯的建議
看波動夠顯著的
拜我們這個時代的市場化所賜
很大部份的東西都有自己的交易價格
而大幅的波動代表有當地知識的交易者
認為有重大的格局改變發生
而也拜市場化所賜
他有機會,而且不低的機會
影響到你在交易的標的。
也就是說,你不用一直盯著泰銖
但他的一週跌幅,超過過去平均許多的時候
你就要看他,
而拜網路的發達,這個資訊的搜集可以低成本的達到。
比較困難的價格資訊,又相當重要的
應當屬於房價了。
事實上以我的印象,除了美國有完備的房價統計
其餘國家似乎都沒有。
像台灣,可能也只有信義房屋的房價指數可以參考
更不用提像是中國那種奇怪的數據顯示。
但房價又是這麼重要,
所以亡羊補牢的方式大概是每個禮拜瀏覽一次房價的新聞
看看有無區域比較大幅變化的吧。
這麼重要卻又不透明,應該也是許多次衰退
都是房價驅動的主因之一吧。
最後,當時間越短,價格展現的隨機部分就會越多
另外就整個時間分配上效率也比較低
我自己目前是用一週當週期來觀察價格變化。




2016年1月23日 星期六

飛機模擬駕駛可否用到投資的訓練!?

最近看一本書談到航空業在降低飛航風險的努力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擬駕駛艙。
藉由模擬駕駛,讓駕駛員學會在“安全”的環境下
面對各種駕駛飛機的狀況並且犯各種錯誤
藉此在危急狀況下做的決定變成一種直覺。
我以為這個訓練方式在交易方面也會有效。
實際上的方式,以交易大盤指數為例
就是去身歷其境在大盤的每一個發生過的事件
每一個發生過的變動,並且回朔當下做的決定。
但有一個狀況跟航空狀況不太一樣的是
模擬駕駛艙的變數是有限的,
我並不是說模擬駕駛艙的變數是少的
據我所知可能包含飛機狀況有100多個變數要參考。
我是在說有限
但投資的變數,接近於無限。
光是大盤本身,全球至少有十個以上的主要市場
次要市場就更多了
另外個股本身光台灣就有一千家以上
每個央行的動作
本身的利率環境,
各種各式各樣的債券,選擇權的狀況
房地產的狀況
各個政府的政策選擇,變數輕易的就超過1萬個
更不用說可能不太能輕易的囊括“所有”的變數。
所以我們通常在回朔的練習時
會選定我們認定重要的變數。
但實際上在選定變數的時候,也就是先驗的決定了一個視角
舉例泰銖,
以台灣以前到現在
他跟台灣的大盤有密切關聯的時候
大概就只有1997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
而台灣股市卻有40年的歷史
大概統計上我們可以說沒啥相關性。
所以即使泰銖曾經在我們的歷史上產生了重大影想
它也不會是我們常態放在心上的變數。
但當我們回朔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
作為前提的,我們就會把泰銖放進考量
甚至把泰國央行的政策放進來
但在當時,事前這樣做的,我不認為太多。
同樣的當我們回朔08年金融危機時
我們首先就會將次貸的利率
或美國房貸利率放到我們的觀察名單上
但實際上,在2004,2005年的時後
若不是這方面的交易者,誰會這麼的在乎次級貸款的發生
若真的有足夠多的人認知到,泡沫或崩潰就都不會形成了
這是一個客觀事實。
但當我們回朔的時候
這種事後諸葛的方式,無可避免的就先決定了視角
決定了視角,就幾乎決定了看法
於是我們回朔可以避開所有的危機
每個人都是索羅斯之類的
但事實證明,也還是只有一個索羅斯
就目前的想法,這樣的模式用到投資上應是可行
但實際要怎麼做,才能讓帶來的效益大些
或到底要做什麼修正,這都還有非常大的問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