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融合型組織的例子以及難以摹仿性


舉兩個例子
貿聯是一家連接線廠商,老闆是台灣人梁華哲,但它的總部並不是在台灣,而是在美國。所以她有美國的貼近客戶優勢,但是它的工廠不在美國而是在深圳,蘇州。這樣的公司正跟梁哲華的經歷一樣,從聯電到美國的cadence到台灣的大連電子(老牌的連接線公司)在美國的子公司。
所以他們有台灣人對於工廠的成本管理,同時總部在美國,創造了一個藍海,有利於業務的拓展。
融合了兩個地區不同的優勢,就是貿聯成功的關鍵。



(貿聯這個模式難就難在要高層也都待在美國,若沒有像貿聯老闆這樣的經歷,很難創立這樣的公司,因為老闆很難拋棄原有的生活習慣而到不熟悉的地方,而設立分公司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另一個融合型組織的例子來自於昂寶。
他的經營團隊陳志樑,方烈義,趙時峰都是中國人,但是都在美國的德儀上班,而昂寶的大股東敦南則是實實在在的台資。
所以昂寶既有中國的人力資源與市場知識,以及美國的行銷手法,又有台資企業在管理的制度以及彈性,像這樣的背景其中一項都不能算是太特別,但三者要齊全比率就低多了,所以目前看到的融合型組織與其說是刻意為知,還不如說是在特定機緣下形成的,而如果真的要刻意創造這樣的組織,創業者必須跳脫在家鄉的舒適圈,而到自己不息慣的地方尋找機會,這個可能是下一代企業會流行的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各位留言
能與大家交流是我的榮幸。